(1)上、下课的师生问候。
上课:教师立正叫“上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起立向教师行注目礼,教师说“同学们好!”,全体学生鞠躬回礼:“老师好!”,班长喊“坐下”,全体同学坐下。
下课:教师立正叫“下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起立向教师行注目礼,教师说“同学们再见!”,全体学生鞠躬回礼:“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2) 学习目标呈现。
(3) 课堂引入,探索新知。
(4) 练习反馈,拓展延伸。
(5)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教师必须把每天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写在黑板上或打在课件上。
教学常规要求:
1、加强备课
(1)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形成自己的个性学案。
(2) 把握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把握重点、难点,明确教材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不同要求。
(4) 设计一定数量的有梯度的各类练习,供课堂或课后选用。
(5) 了解学情,确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6) 精心设计学案。
学案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 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②学习重点、难点。③学习过程。④作业设计。⑤教学反思
2、抓好课堂
课堂教学要求:
(1) 做好课前准备,准时上下课。预备音乐响时教师必须到达教室或其它上课地点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音乐结束师生问好,下课音乐响后应停止讲课,不拖占课间时间。
(2) 课堂要求做到“三不”:即不上无准备之课,不上目标不明确之课,不上一讲到底之课。
(3) 课堂教学内容要正确,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逻辑要严密。
(4) 课堂讲练结合,重视基础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得当,信息反馈及时。
(5) 课堂教学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6) 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如微课、同屏技术等)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7)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8) 课堂有适当的板书,且板书设计合理、字迹清楚、工整、规范。
(9) 重视课堂小结。下课前,对课堂内容要有总结,围绕重点,形式多样。
(10) 作业布置要适当,针对学生实际可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
(11) 每节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失败教训。
(12) 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私自调整课程,上课期间不得离开课室。
(13) 正确处理违纪学生,不得把学生赶出课堂或随意停课。
(14) 在实验室、功能室等上课的科目,要注重常规教学,并做好相关组织工作。
评估观课要求:
目标实际、具体明确;
基础落实、重难突出;
讲练结合、启发引导;
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熟用媒体、重视板书;
全员参加、全程参加;
适当分组、探究合作;
课堂活跃、达成度高。
3、注重作业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重要依据,作业内容设置必须要有针对性、选择性。
(1)可分层布置作业,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
(2)督促学生按作业的规范化要求,按时按质按量独立完成作业。
(3)作业布置要适当,批改要及时、到位,并重视错题的订正和讲评。
4、重视辅导
(1)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及时查缺补差,坚持个别辅导,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建立学困生档案,跟踪学困生成绩。
(2)对于学优生。教师辅导的重点应放在知识的扩展和独立思维的培养上,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支持他们拔尖,让他们的专长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
5、做好检测
(1)质量检测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做到一个章节一检测,关注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2)认真落实考试分析工作。每次考试后,教师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分析要细致到每一题和每一个学生,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缺陷、能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