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富中学>德育之窗>学子风采学子风采

华富学子|林知远:笔架山下 不负韶华(二)

2020-06-01  

 

想见你

何时能再次见到你

华富朝夕

我的独家记忆

 

笔架山麓,四季青葱;华富园中,青春涌动。
  
母校,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无论毕业多少年,谈及华富,总有一股暖流涌上学子心头。三年芳华,恩师相伴,常思量,永难忘。清幽静谧的校园,铃声清脆,书声琅琅。那一抹蓝白相间的身影,风一般地飞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这里曾是汲取知识的殿堂,师生相长同守望;这里曾是放飞梦想的地方,长风万里激千浪。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成长故事与华富岁月拼接在一起,交织成一张回忆的网。

转眼,华富中学已经走过27个春秋,培养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富学子。

为了记录毕业华富学子的成长,激励更多的华富学子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2019年底学校开展了华富学子·我最难忘的华富记忆征文活动,得到了毕业学子的积极响应。现撷取部分文章呈现在华富中学官微和校园网。

小编手记

 

 

11

华富中学2010届毕业生林知远

作者简介:林知远,华富中学2010届毕业生,学生会主席。初中毕业后先后就读于深圳市高级中学、华南师范大学,现于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笔架山下,不负韶华

将华富中学教过我的老师们称作恩师,并非仅出于尊敬和客气,而是发自我内心的感激。外人可能很难想象,时隔多年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初中各科任的姓名以及他们曾经教导我、启发我、鼓励我的场景。我对华富的记忆就是对每一位恩师的记忆。

<两百米与十公里>

可能是由于从小缺乏锻炼,个子不矮、人也不胖的我却一直没啥运动细胞。小时候和一大群邻家孩子一起玩,大家一起学溜冰,别人都学会了,唯独我没会。大家一起学骑单车,唯独我没会。大家一起学游泳,还是只有我没学会。学龄前唯一能跟小伙伴们一起玩的运动项目就踢足球了,因为一场球踢下来需要的人多,甭管会不会踢只要是个人,跟着跑也成。但到了初中,体育是中考科目,选考的三步上篮还只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但必考的两百米就真的是拼实力。

我初一初二的体育老师是周宏伟老师。周老师教我们的时候也刚大学毕业没多久,就像我们的大哥哥一样。周老师在体育课上给我们设计了科学的训练方案,我每次上体育课都会很努力地去完成每一个训练要求,但由于基础薄弱、悟性又差,成绩一直上不去,尤其是到了初二下学期眼看着体育中考一天天逼近,周老师看我和我们班班长俩人文化课成绩还可以,就是体育成绩太差,就想帮帮我们。于是便提出他可以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无偿指导我们加练。就这样有一个假期,每一天早上我和老班长都会去学校找周老师,周老师带着我们做卧推、举杠铃蛙跳、变速跑……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我跑完了人生第一个十公里长跑。每次训练的时候周老师都在一旁给我们加油鼓劲,练完之后我和老班长常常是低着头叉着腰喘上好一会,然后摊到在草坪上久久都站不起来。这时候周老师就会过来指导我们拉伸韧带、放松肌肉,并说很多鼓励的话,有时候也会聊聊家常。那时候我们与周老师的关系就类似于职业运动员与教练之间关系一样,时如朋友,时如兄弟,时如父子。

最后我的体育成绩在周老师以及初三体育老师梁里明老师的训练之下,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长跑也成为了此后一直陪伴我的业余爱好。时至今日,每当我想起与周老师的这些点点滴滴,我都会十分感动,觉得自己能够遇见这样的老师实在是太幸运了。

 

12

疫情期间坚持跑步锻炼

 

<第一次进京,我上了央视>

初中三年,除了学习国家统一设置的科目课程之外,我还参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和比赛活动。这一点不仅在十年前深圳绝大多数初中里难以实现,甚至可以说,即使放到现在素质教育相当普及的深圳重点初中也毫不逊色。

当时学校不仅平时为社团活动提供场地和充足的活动经费,而且在印象中我参加的每一个需要外出的比赛(如:科学知识竞赛、辩论赛、机器人创意大赛、讲故事大赛等等),即使是只有我一个人参加,学校都会派车接送,并安排1-2名指导老师、1名专业摄像老师以及一名司机师傅全程陪同,甚至我们比赛归来还能享受到校长亲自迎接的殊荣。初中三年我依托学校兴趣社团,在市、区各类比赛活动中所获得的奖状,可以贴满家里一整面墙,虽然我们那时深圳中考没有自主招生,我所获得的这些奖项对于我的升学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而且很多获奖作品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也非常的稚嫩,但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极大地开拓的视野、启发了思维、锻炼了能力。

在科技类社团和比赛中,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在信息技术老师史春燕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动画作品在“大众绿色奥运·全国青少年Flash大赛”中获全国三等奖,我也因此获得了大赛主办方的资助,可免费前往北京领奖。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离开广东省,第一次前往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第一次游览鸟巢、水立方、王府井大街,第一次站上CCTV的颁奖舞台接受知名主持人的采访,第一次获得全国性的荣誉奖项……现在很多深圳的孩子有机会从小跟随父母一同周游全国甚至周游世界,所以很难感受到我当时第一次看到外面世界的兴奋,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真的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

 

13

2008年史春燕老师带我去北京领奖

 

<能说会道>

在人文类社团和比赛活动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辩论队和市读书月的讲故事大赛,这两段经历让我结识了学校负责语言表演方向的指导老师——许力争老师。

作为校辩论队的第一届成员,我们没有任何的训练经验,许老师就带领我们从反复观摩国际大学生专题辩论赛的视频开始,然后查字典、查百科全书、查中国知网,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抠定义,每条立论都反复揣摩。为了使得我们能够在正式比赛前获得足够的模拟训练,许老师让我们在辩论内部开展一对一辩论、一线队员和二线队员打模拟赛,后来更是创造性地将辩论引入初中的课堂,利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时间,选择与课程相关的辩题,让我们四位校队的辩手进入常规课堂开展四对多的“群辩赛”。正是许老师极大的指导热忱使我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成长,在初赛观摩时我们觉得遥不可及的队伍,在决赛中我们已经能够轻松击败。

 

14

在市读书月讲故事比赛的准备中,我更是得到了许老师和语文老师邢老师的“二对一”指导,作为三国迷的我以“阅读的阶梯”为主线,讲述了三国在我心目中由“民间形象”变为“文学形象”再到“史学形象”的转变。从初赛到决赛,两位老师帮我仔细推敲每一个用词,斟酌每一句话语音、语调、语速的拿捏,现在我已经记不得我们为了这个比赛准备了多久,磨了多少遍,只记得最后我就像一位旧时的说书艺人,无论我打哪起头都能信手拈来、眉飞色舞、如痴如醉地与大家讲述我的读书故事,分享我的阅读乐趣。

感谢许老师、感谢邢老师、感谢华富中学,让我从小就能有意识地去努力驾驭“说话”这一门艺术!这点小小的特长使得我能够更好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帮助我在人生中赢得更多发展的机会。这种能力甚至改变了我的性格,“言说”本身成为了我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这可能正是“素质教育”的魅力之所在吧。

 

15

2009年全市中小学生“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

 

<“马修老师”就在我身边>

学教育学或师范类专业的同学肯定看过一部十分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利用音乐教会孩子们发现真善美的故事。我第一次在师范院校里看这边电影时就觉得影片中马修老师的形象和他的美育理念非常亲切,他就好像是我初中的美术老师金歌华老师、校特色二胡课老师龙艺老师以及音乐老师韩老师形象的叠加。

那时候我们最喜欢上的就是美术课了,金老师隔三差五地就会带我们去学校背后的笔架公园采风,课堂上还会拿出时间让我们每个人分享自己生活中“最艺术”的时刻……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金老师当时对我说的一句话:希望你无论读书读到高中还是读到大学,都不要丧失“玩”的能力。

二胡课则是华富中学的一大特色课程,自小就没啥音乐天赋的我居然还因为在二胡课上一丝不苟的表现,一度被选进了学校的二胡队,一学期下来我也能回家拉上一首《田园春色》给家里人听。虽然我最终没有学会画画和唱歌,二胡的指法也早已忘却,但是我一直觉得初中三年艺术就在我身边,默默地滋养着我的成长。

 

16

 

 

“华富毕业生·我最难忘的华富记忆”征文将继续进行,欢迎各位华富学子不吝赐稿。

1.请将文章、照片打包发到1250764984@qq.com邮箱。

2.联系人:祝老师  电话:(075582351039-311

 

华富芳菲醉
牵挂永相随
祝福每一位华富毕业生
前程似锦
心想事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