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富中学>教学教研>教学研究>教研论文教研论文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2019-11-12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祝彬彬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是九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描写主人公杜小康成长之路的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环境。针对课文内容,整合单元教学,我设想鲁迅《故乡》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侧重分析人物形象、梳理小说情节,《孤独之旅》这篇小说有非常多细腻的景物描写,因此,体味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心理的作用和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成为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我选择五组典型的景物描写的语句,引导同学解读景物描写的作用。如“白茫茫的水”,结合上下文,引导学生体味形容词“白茫茫”折射出杜小康内心的茫然与恐慌,并帮助学生总结在写作中要学会选择恰当的形容词修饰景物,更生动形象地烘托人物心情。又如,对于同一景物“天空”,作者在暴风雨来临前连用四个“黑”烘托出杜小康心内的害怕与恐惧,在暴风雨之后,作者却用“明亮”来描写天空,色彩的强烈对比更能体现出杜小康在经历了暴风雨后学会了坚强,收获了勇气,他长大了。其他三组句子引导学生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并启发学生从“多种景物”“多种感官”“以乐景写哀情”“比喻”的角度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回顾我的这篇课文的整个教学过程,在各位前辈的热情、耐心的指导下,我总结自己在学情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选择,课堂指导和教学效果的呈现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

教学设计单一,缺乏新颖性和设计感。本课教学设计分为三个板块:梳理小说情节、体会环境描写作用、感悟成长,思路清晰之余,缺乏新颖,无“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也无“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奇。

学生写景练笔时间不充足,指导不具体、深入。小说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掌握程度较高,课堂上我却花了大量分析体味其作用,直接导致学生实战练笔的时间太少。由于时间不够,省去了示例指导这个环节,便发现学生不能很好地选择景物、运用比喻和多种感官等方法丰富景物描写。最终呈现的结果是:大多数同学会品,不会写。

上述问题的出现,不得不让我反思自己:学情把握不够,导致教学重难点出现“滑铁卢”。下课后我立刻做出调整,决定将教学重点放在写景的练笔上。在下一个班上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先从“说景”开始。例如,“白茫茫的水”还可以换成“朦朦胧胧的水”“白茫茫的雾气”,启发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运用表达效果相近的形容词或景物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互动、参与也明显增强。学生在“写景”的环节中,我也改进了教学方法,先带领同学明确要求:请你在28-32段之间加一处景物描写的语句,表现出杜小康内心孤独;其次,请同学分析示例句子是如何写出杜小康的孤独,包括其中选择的景物,运用的方法;最后留足6-8分钟让学生练笔。果然,经过一系列细致的练习指导,学生写起来容易很多,呈现的效果明显好于上一个班级。李同学写道:“除了灰蒙蒙的芦苇随风飘荡所发出的沙沙声,杜小康似乎再也听不到其它声音。”林同学写道:“夜是黑的,杜小康被铺天盖地的黑包裹着,就连唯一能给他光亮的星月也被乌云遮住了。忽然远方传来一声乌鸦的悲鸣,吓了他一跳,转而又是死一般的寂静。”米同学分享到:“黄昏临近,炊烟只有孤零零的一缕,水鸟站在芦苇滩上,无力地煽动着翅膀,芦苇荡里仿佛没有一点生机。”……

无论是“说景”,还是“写景”,都是侧重技法教学,忽视了小说语言教学的文学味。曹文轩小说充满诗意,富有韵味的语言在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涉及,而关注小说语言的艺术特点至关重要。过于技巧化、功利化的语文课堂显然是不可取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适当作出调整,让语文课不仅有语文味,更有文学味。

此外,提高板书设计水平,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这堂课上,一些教学设计也收获了较好的效果。

课文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我提前了解到学生不了解杜小康“孤独之旅”的“前因后果”。根据这个学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杜小康人物形象,在导入和总结时,找学生扮演杜小康讲述课本内容前后关于他和他家的故事、遭遇,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小说的结局,为深入把握杜小康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后我将《草房子》这本书推荐给学生,在班级传阅,相信他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这节课教学思路流畅,教学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课堂上我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写,多说,并引导学生规范表达,在日常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读、写、说等专业素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一名青年老师,我将时刻保持教育情怀,常总结,多思考,勤好学,提升语文教学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添砖加瓦!借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我会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通过学校组织的这次公开课活动,我从各位老师的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经验、知识和能力,受益匪浅。同时也深感自己的提升空间的无止境。我非常感谢语文组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关心与指导,我会再接再厉,不断进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