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富中学>教学教研>教学研究>教研论文教研论文

我的总结反思

2019-11-12  
 

我的总结反思  

何俊妮

一、听课收获

1.         刘红艳老师在讲评概念性知识时,用例句引出,这样能让基础较差、理解水平较弱的学生也能掌握到。回想我自己的课堂,在涉及概念性知识时,就是直接出示概念再进行讲解,刘老师的处理方法使我眼前一亮,值得学习。

2.         朱东萍老师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性阅读方法,包括使用“波浪线”划文采斐然的句子、使用“直线”划需要加深理解的句子、使用“?”标注有疑问之处,指引学生充分利用好默读课文的时间。回想我自己的课堂,在默读环节时,仅是给出问题思考,没有实际的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在这一环节匆匆一看,没有留痕阅读,这给后续教学环节带来一定的阻碍。

3.         邢丹丹老师的课堂重视学以致用。半节课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半节课交给学生,用刚学到的读书方法赏析教材中的《散文诗二首》,充分体现了讲练结合、“做中学、学中做”的课堂理念。

4.         汤美仪老师的这节课充满趣味性。通过“情景式背诵”、“寻出处”、“起名字”“自由论坛”四个环节,将《论语》十二章的背诵要求、理解内容、学以致用、思维拓展充分融合在教学环节中。将相对来说有点枯燥的文言文文章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二、备课过程

    在我的开始备课前,先是网上查阅了名家教案和名家视频,然后请教了几位前辈老师。一番工作下来,我越发意识到《秋天的怀念》是一篇主题较沉重、严肃的文章。开始正式备课时,我苦于自己把握不好课堂氛围,先后在另外两个班进行磨课,也就一些授课过程中疑问之处,咨询了前辈。七上教材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有两句话启发了我:“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上,以读导学。文中有一句话“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在指导学生朗读赏析该句时,我加了肢体动作,让学生捶打自己的腿,身临其境感受下作者的绝望与悲痛。

三、授课反思

整堂课分为四个环节:第一步是回忆预习、整体感知;第二步是朗读课文,体会“我”的痛;第三步是旁批细节,体会母亲的痛;第四步是探讨寓意,体会“我”的“懂得”。教学环节大体上算较完整地完成了。但有三点明显的不足:

1、在正式授课中,我虽然留给了学生自主赏析的空间和时间,但缺少及时的升华和总结,应在学生赏析完给一个提升的梳理。

2、在赏析例句时,光顾着自己在ppt上圈点,也应在这时提醒学生跟着我及时圈点勾画。

3、分角色朗读母子对话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和母亲的感情。这是个模拟场景,若让学生上讲台展示,效果会比在座位上站着说好很多。

 

返回